回報

 新聞資訊     |      2010-10-25 14:34:50

    常言道:滴水之恩,涌泉相報;投之以桃,報之以李。說的都是受別人的恩惠,應該銘記于心,不忘感恩和回報。這本是好的,只不過當別人沒有給予報答時,我們常常會憤怒,會覺得這是忘恩負義;而有的人根本不會幫助別人,又如何談得上讓別人“涌泉相報”呢。

    我有一個小妹妹,從五歲開始學習鋼琴,在她學習鋼琴的班里,算是最優(yōu)秀的一個。她有個同學,也是一個女孩子,鋼琴彈得也不錯,不過略次于她。小妹對她很好,上鋼琴課時,發(fā)現女孩彈錯的地方,都會幫助她練習并糾正過來,為了幫她犧牲了許多自己的練習時間。在一次考試中,這個女孩子竟然超過了小妹。然而意想不到的是,這個女孩子拿著獎狀說:“你看,我不用你來教,其實我就是比你彈得好!” 我問過小妹,你不難過嗎,你幫助過她,她卻這樣說你。小妹卻像什么也沒有發(fā)生似的,“我為什么要生氣,我?guī)退龝r從沒想著讓她回報我,難道幫一個人就非得要他感激嗎?我自己快樂就行了!

    是啊,在幫助他人時,我們是不是潛意識里就認為別人應當感恩,應當會報答。從另一個角度,幫助他人的動機有點不單純了。幫助別人,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友誼之手,與事后有沒有回報無關,這是一件可以讓自己快樂,可以讓別人快樂的事情。(人事行政部  李敏)